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野馬財經?
李書福IPO版圖再落一子。
吉利集團又雙叒叕要分拆子公司上市了。
近日,港交所確認了吉利汽車提供的有關極氪獨立上市的議案。不過,具體的上市地點、發售規模、價格范圍等詳情尚未確定。
2021年3月,吉利正式宣布成立新高端電動汽車公司極氪,公司全球總部落戶寧波。成立后,極氪很快收獲了英特爾領投,寧德時代、嗶哩嗶哩、鴻商集團等參投的Pre-A輪融資,在新車還未交付前,估值就高達約90億美元。彼時就有極氪未來將分拆上市的聲音傳出。
目前傳言終于落地。而吉利汽車則已經在去年年底通過向吉利集團收購股份成為了極氪的控股股東,這意味著極氪的報表將與吉利汽車合并,并對后者業績產生重要影響。
極氪方面表示,公司的各項業務和財務指標均滿足境內外主要市場的上市條件,但對極氪而言,上市掛牌不是公司經營發展目標。公司將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節奏,考慮行業周期和市場波動不斷調整融資節奏。目前,極氪分拆上市計劃正按照節奏有序推進,公司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時披露相關信息。
“對于吉利來說,極氪是旗下最有望突出重圍的品牌?!敝心县斀浾ù髮W高級研究員李延東表示,9月極氪001的銷量在30萬元以上車型排名中,僅次于特斯拉和比亞迪漢。從目前的估值來看,以獨立、輕資產、互聯網化模式運作的極氪,有望打造出一個新“吉利”。
來源:罐頭圖庫
不過李延東認為,當前并不是上市的最佳時機。綜合來看,極氪的銷量業績亮眼,相對容易獲得比較高的估值與溢價,但目前新能源車在港股整體市值表現不樂觀;等到一個更合適的時機再上市,或許是更好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吉利集團自去年10月以來,繼沃爾沃、億咖通科技、極星汽車、曹操出行、路特斯科技后,傳來的第六個子公司的IPO消息。全球股市遇冷的背景下,激流勇進的“汽車狂人”李書福打得是什么算盤?
六家子公司傳出上市信號,總募資超300億元
吉利集團近一年來的資本盛宴,是從沃爾沃汽車開始的。
2021年10月29日,沃爾沃汽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盡管IPO規模較計劃有所縮減,但沃爾沃的IPO募資金額仍達到約200億瑞典克朗,約合148億元人民幣,是瑞典國內自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上市活動。
完成IPO后,吉利控股選擇售出價值30億瑞典克朗的沃爾沃股票,并借此將持股比例降至82%,仍為沃爾沃第一大股東。
來源:罐頭圖庫
謀求自身上市,只是沃爾沃加速實現全面電動化轉型的一隅。今年6月,沃爾沃與吉利控股共同擁有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極星汽車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合并的方式登陸納斯達克,募資超8億美元的同時,也為吉利集團的IPO之旅再下一城。
極星汽車的研發與管理團隊均來自沃爾沃,上市前銷量表現略顯低迷,自2020年至上市前僅交付約5.5萬輛車。不過,這并不妨礙市場給出高估值。IPO首日,極星汽車收盤市值2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49億元),甚至高于市值約1600億元的吉利汽車。
同樣通過SPAC方式上市的還有李書福和沈子瑜共同創辦的汽車智能科技公司億咖通科技。今年5月,億咖通科技與美國SPAC公司Cova Acquisition Corp簽署協議,預計將于四季度完成交易,合并后預估股權價值38.2億美元。
2021年,億咖通科技完成A+輪融資時,曾被傳出將于年內募資6億美元前往香港IPO。彼時公司估值約在20億美元左右;如今公司估值接近翻倍,募資金額或只增不減。
2022年8月,吉利集團再曝兩起IPO事件,主角分別是集團旗下網約車領域獨角獸曹操出行以及超跑品牌路特斯科技。
據目前的信息來看,曹操出行估值超100億元;路特斯的IPO啟動時間或將在明年完成完整交付年度后。今年年初,外媒還報道了路特斯計劃上市,擬融資86億元的消息,而在9月最新一輪融資完成后,路特斯科技估值已達45億美元。
拋開曹操出行,僅以目前披露的信息計算,其他四家車企IPO將至少為吉利集團募資到331億元人民幣。
新能源版圖龐大,李書福向全產業鏈進發?
事實上,上述6家已上市或接近上市的企業尚不足以體現吉利集團在汽車領域的全面布局。
乘用車方面,除沃爾沃、極氪、路特斯之外,吉利集團還擁有吉利汽車、智馬達汽車、英倫電動汽車和雷達新能源汽車,分別覆蓋領克、幾何、寶騰、smart、英倫電動、雷達等品牌。
其中,英倫電動系吉利于2013年收購;寶騰和路特斯則是吉利于2017年從馬來西亞DRB集團手中買來;2018年,吉利還以90億美元收購了奔馳母公司戴姆勒9.69%股份,成為后者大股東,智馬達汽車即是由吉利與奔馳聯合組建成立。
來源:吉利集團官網
乘用車版圖日益完善后,吉利開始加注商用車領域。目前,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旗下已涵蓋遠程汽車、漢馬科技、歐鈴汽車、綠色慧聯、萬物友好、陽光銘島六個商用車品牌,制造基地則分布在四川南充、江西上饒、山東淄博、山西晉中、安徽馬鞍山等多地。
除了整車制造,吉利還在動力電池、換電站等產業鏈上下游也多有涉獵。
10月14日,ST澄星(維權)開盤后一字漲停,而就在前一晚,公司的實控人剛剛變更為李書福之子李星星。
ST澄星被稱為“黃磷之王”,已知公告出來的有三座磷礦礦山,這是動力電池生產上游的重要資源。前實控人李興的財務造假案,給了吉利一個接盤的契機;2021年,李書福還曾以個人名義投資了一家澳大利亞的鋰礦公司。
有不完全統計顯示,吉利在電池方面重倉的投資在1000億以上,累計規劃建設的電池產能已超300GWh。其中不僅有與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欣旺達、孚能科技等電池廠商的合作,還包括耀寧、威睿、衡遠新能源等自建廠商。
而在換電領域,今年年初時,吉利科技就已在全國簽約了超1000座換電站。此外,吉利還與力帆科技(維權)聯手打造了換電品牌睿藍汽車,首款換電SUV已于11月1日在重慶基地下線。
7月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李書福介紹稱,吉利已經通過入股合資、自研自產等方式,圍繞電池技術創新、電池材料、充換電運營、光伏綠電、回收利用等領域,形成生態化布局。
吉利還對芯片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一方面,吉利近段時間進行了多筆投資,包括與芯聚能半導體合資成立廣東芯粵能、與安謀中國共同出資成立芯擎科技等;另一方面,吉利還與富士康、華潤微電子等企業在芯片制造等方面達成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不久前剛被吉利收購的手機品牌魅族,都已參與到汽車產業鏈中。近日,魅族發布了FlymeAuto車機系統。且其最近的招聘信息中,已經新增了“新能源汽車銷售顧問”的職位;魅族全新旗艦店的設計提案中,也為售賣新車預留了位置。
來源:微博
再加上出行板塊的曹操出行、耀出行,以及對美國飛行汽車公司、衛星工廠的布局,與百度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合作……圍繞汽車業務,李書福已經打造了一個由新能源科技、自動駕駛、低軌衛星、車載芯片和操作系統等業務組成的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大象轉身,因為焦慮?
在業內人士看來,吉利的四面出擊,體現了公司的多品牌戰略。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汽車分析師張翔表示,吉利的路線就是“孩子多了好打架”?!伴_發、推廣這么多品牌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上市既有助于獲得融資,也能提升知名度。畢竟現在技術迭代比較快,多頭并進的做法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有助于分攤風險?!?/p>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級研究員李延東則將吉利分拆子品牌上市的舉措類比為大眾分拆保時捷。同時,對比同為傳統車企的比亞迪和長城汽車,吉利目前在資本市場的估值處于弱勢地位,需要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自身的價值。
從銷量構成上也能窺見吉利布局的廣泛性。今年前5個月,吉利共售出8.6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有5.4萬輛純電車型、1.2萬輛換電車型、1.4萬輛插電混動車型、0.6萬輛油電混動車型。
不過,身為燃油車時代的“自主一哥”,吉利轉型新能源,也頗有大象轉身的無奈。
2021年,吉利燃油車銷量約為122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超九成,相較已經宣布停產燃油車的比亞迪而言,吉利想要邁出這一步要困難很多。
更何況,吉利新能源盡管產品線眾多,但一直缺乏“爆款”。今年上半年,吉利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總排名上能排到第六,而具體到車型上,卻沒有任何一款能擠進銷量排名前二十。此前被寄予厚望的幾何,被指“油改電”和“依賴B端市場”的現狀與高端定位不符;極氪在上市初期也屢陷“投訴門”,銷量持續低迷。
來源:罐頭圖庫
規模起不來,吉利的新能源車型反而會拉低公司整體的利潤率。今年上半年,極氪虧損達7.59億元,而同期吉利汽車總共的凈利潤也不過15.52億元。
好消息是,目前極氪銷量有抬頭跡象。繼7月交付量突破5000臺,創單月新高后,極氪001一掃頹勢,至10月已經站上了單月交付過萬輛的門檻,從目前車企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極氪能排到榜單前五,不僅超越蔚小理,也對身前的問界、哪吒形成加速追趕之勢。
李書福自己也明白“規?!钡闹匾?。2021年的總結講話中,李書福提到,當今電動汽車行業群雄逐鹿,但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不會變,最終只有規模企業才能生存下來。而吉利汽車的愿景則是,至2025年集團年銷量365萬輛,新能源銷量占比超40%,保持中國品牌市占率第一。為此,吉利汽車將在5年內拿出1500億元用于研發。
上述目標的實現程度,也將決定吉利在新能源淘汰賽中的成敗。
還木有評論哦,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