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ssicv"></track>

        香蕉有沒有種子(香蕉有沒有種子答案)

        陌顏 1 0

        點擊試聽譯者音頻

        《改變人類歷史的植物》

        [葡] 若澤·愛德華多·門德斯·費朗 著

        時征 譯

        商務印書館 · 涵芬樓文化

        ★商務印書館2月“十大好書”

        ★葡萄牙國寶級植物學家跨越四大洲香蕉有沒有種子,尋覓58種植物的前世今生

        香蕉有沒有種子(香蕉有沒有種子答案)-第1張圖片

        ★一次植物學的發現之旅,一部植物改變人類歷史的史詩

        在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不同的歐洲國家在很多植物的傳播過程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植物有的被引進到香蕉有沒有種子了歐洲,有的則在不同的熱帶地區之間完成了遷移。

        葡萄牙人在這一領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先驅者,他們極大地改變了世界上許多地區的農業、飲食和經濟結構。

        你可曾想到, 腰果因為外形獨特,讓最初見到它的歐洲人都驚呆了;在十五世紀的馬爾代夫,女性吃香蕉居然會被人定為犯罪;馬鈴薯和番茄葉子由于味道特殊,人們一度認為食用它們會危害健康……

        作者展示了58種重要植物的起源、遷移以及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在這些植物當中,有我們所熟知的柑橘、香蕉、荔枝、芒果和水稻。 也有不怎么被人認識的金雞納、埃塞木瓣樹、香莢蘭等等,對于喜愛植物的讀者來說,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植物世界之旅”。

        1

        作者簡介

        作者 若澤·愛德華多·門德斯·費朗出生于1942年,在里斯本熱帶農學院從事教學研究近半個世紀,是葡萄牙國寶級的植物研究學家。

        他閱讀了大量葡萄牙語的第一手資料,主要涉及殖民領土的執政當局與葡萄牙王國,以及傳教士與他們的上級之間的溝通往來,通過文化研究的角度,對植物的起源、傳播、地理分布和經濟利益進行歸納總結。

        2

        與譯者對話

        譯者 時征(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

        問題:

        請問您在翻譯過程中有沒有什么趣事或者讓您印象深刻的事香蕉有沒有種子?

        這本書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植物還是挺多的,首先我想以馬鈴薯為例,因為它是人們日常餐桌上非常熟悉的食物。

        馬鈴薯這種植物原產自美洲,那么它是如何流傳到歐洲并在法國流傳開呢?書里提到的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據說最初法國人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不太能接受這種外來的植物,也不知道它能吃,但一位名為帕爾芒捷的農學家為了讓大家接受馬鈴薯做了兩件事。

        第一張馬鈴薯的圖片(卡羅盧斯-克盧修斯,水彩畫,1588年)。相傳埃諾省蒙斯地區長官菲利普·德西夫里從教皇特使手中得到了一些曾在1553年被謝薩·德萊昂稱為papas peruanum的塊莖,并把它送給了阿拉斯的克盧修斯。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說服法國國王舉辦了一場宴會,宴會上的所有菜品均有馬鈴薯制成,通過這一舉動讓貴族知道馬鈴薯是能食用且美味的,因此法國上層開始慢慢接受這種食物。

        如何讓平民也接受馬鈴薯呢?他做的第二件事是在郊區找了一塊地種植馬鈴薯,對外宣稱這是專供法國國王食用的食物,還象征性地派人去看守這塊地。

        等到馬鈴薯都成熟時他趁衛兵不注意偷走了全部果實,并開始研究馬鈴薯的吃法,隨著時間推移馬鈴薯也在平民中流行開來。

        書中精彩章節

        馬鈴薯原產于安第斯山脈的溫帶地區,分布區域大致為從智利到哥倫比亞一帶,在低海拔熱帶地區很難種植成功。

        在法國,馬鈴薯直到1643年才首次出現在國王路易十三的餐桌上。不過,由于它的葉子味道特殊,使人們有一些擔心,害怕食用它會對健康有害(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番茄身上)。

        巴西利烏斯·貝斯勒,《艾希斯特的花園》,1613年

        眾所周知,馬鈴薯獲得普通大眾的認可,主要歸功于國王的園丁帕爾芒捷。

        他是一位農學家,而且可能是最早認識到這種植物在舊大陸居民的飲食及農業領域重要性的那個人,也是他將所有認為馬鈴薯有害的謠言一掃而空。

        他發現馬鈴薯是一種制作面包的上好原料,能夠替代谷物或作為補充。他大力推廣馬鈴薯的種植,尤其是在法國北部,因為這里的生態條件最適宜它的生長。

        香蕉有沒有種子(香蕉有沒有種子答案)-第2張圖片

        他直接與當時的統治階級進行溝通,使其進入了他們的菜園。為了讓人們認識到它的益處,他曾說服路易十六舉辦了一次推廣活動。

        約翰·杰勒德,《標本集》,1597年

        如今,所有的法國學生都聽說過這個故事。一方面,他在皇宮里舉辦了一場晚宴,所有皇親貴族無一缺席,宴席上的所有菜肴均以馬鈴薯為原料;

        另一方面,他在首都郊區(戰神廣場,以及薩布隆平原)種植馬鈴薯,并聲稱這片田里的作物“僅供國王享用”,并象征性地派了一名衛兵看守。

        當田里的馬鈴薯成熟后,他私下示意衛兵放松警戒,以便所有人都能趁機“偷取”這種宮廷食物。就這樣,馬鈴薯被傳播到了全國各地。這真是一個成功的策略!

        鮑欣,《植物博覽序篇》,1620年

        從此,馬鈴薯的種植遍及整個歐洲。到了1876年,英國人已開始使用機械收獲馬鈴薯。

        在富裕國家,人們會種植不同品種的馬鈴薯來滿足各種需求:人類食品或動物食品生產(占12%)、淀粉的工業生產、酒精飲料制作、生物降解塑料生產等。

        再舉一個花生的例子,花生被家里的老人稱為”長壽果“,有益于人體健康。我以前一直以為花生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東西,另外我小時候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么花生長得都不一樣?有的花生里有兩個仁,有的花生里有三個仁、一個仁甚至多個仁,這到底有什么不同?

        后來我從這本書里得到一個答案:花生最初源自美洲,花生里果仁數不同是因為它的原產地不同。比如說原產于巴西的花生里一般都有兩顆花生仁,而原產于秘魯的花生里一般都有三?;ㄉ?。在翻譯過程中,這部分內容算是解答了我的一部分疑惑。

        書中精彩章節

        德庫爾蒂,1827年

        花生是一種原產于美洲的草本豆科植物,盡管一些人認為它應該原產于非洲或同時在美洲和非洲均有生長,有些人甚至認為它的原產地在亞洲。

        這些不同的看法說明了一個事實:這種植物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區均有生長,而且由來已久,完全融入了當地植物群落,所以有些人會認為它就是當地的原生植物。

        16世紀時,葡萄牙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開始在里斯本周圍的花園和田地里種植花生,可惜最終不了了之。

        弗雷·克里斯托旺·德利斯博阿,約1627年

        不過,這些遠道而來的植物卻在南部的阿爾加維地區和下阿連特茹海濱沙灘“定居”了下來。在同一時期,葡萄牙人還將花生引進到了非洲。

        有些人則認為這件事發生的時間要更晚些,是因為葡萄牙人開發新大陸時需要充足的食物來養活船上的奴隸,才將花生帶到了非洲。

        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關注:在非洲的一些地區,當地居民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就已經開始種植班巴拉豆(也稱班巴拉花生)了。

        瓦倫蒂尼,1719年

        這是原產于非洲中部地區的一種與花生很相似的豆科植物,它們結果的方式都一樣,不過班巴拉花生的莢果中只有一顆果仁。

        在這里,人們采用相同方法種植美洲花生卻能獲得更好的收成,因此這一外來種毫不費力地取代了原生種,并迅速在整個非洲大陸獲得了認可。

        還有就是腰果這種植物讓我感到很驚喜,我經常吃腰果,但是說實話我以前一直不知道腰果這種植物長什么樣。我一直以為腰果就是我們平常吃到的果實,開完花后結出的果實。

        但當我看完書后發現并不是這樣,我們平常吃的果實外面還有一個果實,這個果實叫“假果”,這一點還挺特別的。這本書里有好幾張相關的圖片,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書里找到這些圖片并去閱讀。

        書中精彩章節

        在1656年出版的《中國植物志》一書中,卜彌格提及了包括腰果(上圖)、鳳梨和番木瓜在內的多種美洲植物。

        腰果是一種果實形狀有些奇怪的植物,以至于最初見到它的歐洲人都驚呆了。

        腰果樹的樹形中等,葉叢不舒展,樹枝能從樹干很低的位置長出來,花和果實的重量甚至會使這些樹枝垂到地面。

        葉片生長緊湊,初時會略呈紅色、古銅色或黃色,后漸變為深綠色?;ù孛芗?,且聚集在樹枝末端,呈寬大的圓錐花序。

        普列沃斯,《世紀旅游札記》1752年

        只有少數花朵能結出果實,核果呈腎形,最初為綠色,隨著時間推移會漸漸變為紅色,成熟后會變成灰褐色。

        果實外殼堅實而略有彈性,表面為有光澤的蠟質,或多或少點綴著一些暗色斑點。

        中間層由充滿棕色黏性油脂的海綿狀組織構成,被稱為腰果油,這種油脂物質具有很好的潤滑作用。

        內殼堅硬而厚實,緊緊包裹著果仁,干果仁就是我們熟悉的“腰果”。

        葡萄牙無名氏,18世紀

        印第安人用腰果的假果制作出了一種甜味的發酵飲料(泰韋稱之為腰果酒——也可以使用木薯來制作)。

        這種飲料被認為具有提神、滋潤的功效,因而深受當地人的喜愛,葡萄牙人也非常喜歡它。

        根據皮奧·科雷亞的說法,只有一些女性有權制作這款飲料,制好的飲料也只是在節日期間才分發給大家,平時只有呼吸道疾病患者才能享用。

        3

        精彩文摘節選

        鳳梨

        亨德里克·丹克茨的這幅畫作據說是為了紀念在英國成功種植出的第一顆鳳梨而創作

        葡萄牙人登陸巴西后,在這里發現了被廣泛種植并深受當地人喜愛的鳳梨。在嘗過之后,他們對這種水果贊不絕口。

        1519年,跟隨麥哲倫一同出海航行的安東尼奧·皮加費塔在里約灣短暫停留時第一次提到了鳳梨,當時他把這種水果叫作“甜松果”。

        鳳梨,美味的水果 泰韋,1557年。

        費爾南德斯·德奧維多在西班牙的領地上見到了鳳梨,并對它的植株及果實進行了描述(1526年,《西印度通史與自然研究》):它的味道比桃子更甜美,只要一兩顆果實就足夠我們回家路上吃了。在我看來,無論外觀還是味道,它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水果之一。

        1548年,人們開始在馬提尼克島種植鳳梨。迪泰爾特在他的《法屬安的列斯群島通史》(1667年)中把鳳梨稱為“水果之王”,并認為它是“地球上最漂亮和最好吃的水果,也正因如此,上帝才為這種水果加了一頂王冠,它就像一個世代相傳的皇家標識,作為對水果品質的認可?!痹谶@里,他引述了費爾南德斯·德奧維多有關鳳梨種植的相關信息,強調它的繁殖并不需要種子。

        《遠航葡屬東印度游記》(1596年)一書中的插圖局部,范林斯霍滕,描繪了當時印度的鳳梨種植情況。

        泰韋在《法國南端的獨特性》(1557年)第46章中也描繪了這種水果:當地人在生病時經常食用一種被稱為nana的水果,果實大小如中等個頭的南瓜,但外形更像松果,就像下圖所繪的樣子。這種水果在成熟后會變成黃色,此時的口感和味道俱佳,如細砂糖般惹人喜歡,卻又更香甜襲人。但是,這種水果很不方便攜帶,除非將它制成罐頭,因為它在成熟后無法長久保存。更奇妙的是,它沒有種子,而是利用植株分生出來的冠芽來進行種植,有點兒像我們所知的嫁接技術。另外,在成熟之前,這種水果非常澀口,不適合食用。在生長過程中,它的葉冠看上去就像一小叢灌木。

        ?

        西瓜

        萊昂哈德·富克斯,《植物志》,1543年

        西瓜可能原產于卡拉哈里沙漠附近的干旱地區。在非洲南部,利文斯通曾見到過野生狀態的整片瓜田。

        作為食物和儲備水源,西瓜的重量通常在5公斤到20公斤之間,從古代開始便在埃及、中東、伊朗和印度廣為流行。

        它在10世紀時被引進到了中國,在13世紀時又被種植到了歐洲。到了16世紀,它和奴隸一起被帶到了新大陸,并在那里迅速傳播開來。

        自古以來,生活在安哥拉中部高原的人們就使用西瓜籽來提取一種富含維生素E的食用油。人們將這些瓜子從水果中取出后,會先用搗杵將它們搗碎(現在仍然如此)。然后加入熱水,通過澄清潷析的方法將油分離出來。

        西瓜皮可用于制作大量的日常用品,如杯、勺、碗等。還可以被制作成當地的樂器。

        小??Х?/p>

        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咖啡收獲場景,魯根達斯,1835年

        1732年10月8日,在咖啡樹被引進到巴西近五年之后,皇家下令讓帕拉州和馬拉尼昂州的州長若阿金·塞拉大力發展咖啡和肉桂的種植,這是當時能帶來最大利潤的兩種植物。

        1748年,帕拉州的管轄范圍內已種植了超過17?000棵咖啡樹,種植得到了迅速推廣。

        在塞阿拉州,咖啡種植始于穆羅洛卡山,這里選擇的咖啡種子來自巴黎。然而,巴西北部的生態條件普遍不利于咖啡生長,因此這里的種植發展也并未達到預期。

        咖啡樹生長需要更涼爽的環境,這也解釋了其種植區域不斷南移的原因。在地方當局的推動下,咖啡在1760年或1764年被引進到了里約熱內盧。

        石榴

        戈迪尼奧·德埃雷迪亞,《印度植被概覽》,約1612年

        石榴的起源仍然存在爭議。根據最近的研究,它原生于位于非洲之角與索馬里之間海域的索科特拉島,是由一種被稱為原石榴(Punica protopunica)的特有野生物種演化而來。原石榴是本屬植物中除石榴之外的唯一物種,而且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石榴從遠古時期就出現在了中東、地中海沿岸和亞洲地區?!妒ソ洝分幸苍浱岬竭^它。腓尼基人在迦太基種植了這種植物,因此它最初被普林尼稱為malum punicum,即“布匿蘋果”。

        石榴一直與舊大陸的各種傳說、象征和神話有著緊密的關系,使其成為古代文獻中雕塑和繪畫作品里出現次數最多的水果之一。

        肖默東,1830年

        因為能夠適應大多數的溫帶或熱帶氣候,石榴和柑橘類水果一樣,成為西班牙人最常在南美殖民地種植的果樹之一,葡萄牙人則將它們栽種到作為航線中轉站的島嶼和港口之上。

        雖然無花果干和香蕉干都具有很高的能量,也便于在船上保存,但船員們仍需要在每次中轉逗留時補充些新鮮水果,來治療或預防壞血病。

        石榴還有另一個非常有用的特性:它的干果皮能夠長時間保存:用它泡水服用,能夠治療當時很難治愈的痢疾。

        秋葵

        卡羅盧斯-克盧修斯,1601年

        秋葵是一種一年生植物,通常生長在廢棄的農田中。因此,這種植物幾乎都是自然生長的,只在極少數地區被人工種植在干燥的土地上。

        它的綠色果實形似辣椒。種子被包裹在黏液狀的果肉中,幾乎無味,但在烹飪過程中會產生濃厚的醬汁。秋葵在干燥的熱帶地區非常受當地人喜愛,但在炎熱多雨的地區卻難以生長。

        德庫爾蒂,1827年

        在安哥拉,有一種被稱為姆安巴的類似醬汁,它是用別的植物制作而成的,但秋葵和棕櫚油仍然是必要原料。姆安巴雞是在當地頗受歡迎的一道菜肴,如今在許多葡萄牙餐館里也還能品嘗到。

        這種蔬菜除了食用之外也還有其他用途。在一些地方,人們會將它的種子浸泡在水中制成一種特別的藥劑,供分娩后的女性服用。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的黏液也被賦予了各種藥用價值;如今,在制作光面紙和糖果時也經常會使用到它。

        《改變人類歷史的植物》

        ★商務印書館2月“十大好書”

        ★葡萄牙國寶級植物學家跨越四大洲,尋覓58種植物的前世今生

        ★一次植物學的發現之旅,一部植物改變人類歷史的史詩

        標簽: 植物 鳳梨 種子植物

        上一篇夢見白狗(夢見白狗和黑狗是什么意思周公解夢)

        下一篇當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

        發表評論 (已有0條評論)

        還木有評論哦,快來搶沙發吧~

        国产麻豆 9l 精品三级站
          1. <track id="ssicv"></track>